教宗方濟各和巴爾多祿茂宗主教在私人會晤結束時簽證一份聯合聲明,
其中寫道:「我們呼籲基督徒、各傳統宗教信徒及所有善心人士,
要意識到此刻的緊迫性,它要求我們尋求人類大家庭的修和與團結,
完全尊重合理的差異,為全人類和後代子孫的益處著想。」
教宗和宗主教也深知「完全共融的目標」尚未達到。
因此,他們重申要「一同向基督徒的合一邁進,
並尋求與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其它傳統宗教的真正對話」。
天主教與東正教相互釋出善意 (以上短文來自:鹽與光)
這個冬天,一個慈善學校中,教導著許多孩子,
其中還包括一位年紀很小的猶太女孩,善良是她的天性,
她也是學校所有孩子中最聰明的一位,但是有一堂課是她不能聽,
那就是宗教課,是的,這是一所基督教學校。
女孩很會善用時間,這堂課的時間,她可以一個人安靜地溫習功課,
或是準備算數考試,但這些都不用花多少時間就能做完,
她會任由書擺在眼前,閉上眼睛靜靜地聽,
老師們也注意到這點,她比任何孩子都專注聆聽,
她有雙黑得發亮的眼睛,總是仔細地盯著老師上課的所有動作,
她的回答總是比其他孩子都好,每堂課都聽懂,而且也都牢牢記住。
老師就溫和地對她說:「妳可以去讀妳想看的書。」
(圖片來源:網路)
她的父親雖然是個窮苦人,但卻十分正直且虔誠信仰上帝,
他曾經向學校請求,不要教導基督教的課程給他的女兒,
但如果每次上到這門課,就得請她離開教室,
那可能會引起其他孩子們的疑惑,
孩子們並不需要理解宗教對立的問題,
但如果留在教室內,老師又無法好好地講這門宗教課。
老師也曾請求她父親,可以把孩子接回去,找個適合的學校,
或是乾脆讓 賽菈 做一位基督教徒:
「您看看她那對美麗的雙眼,以及她純潔的靈魂,
都一直再表示著對教義的真誠與渴望,
我們實在不忍心她總是隔離開來。」
賽菈的父親哭著說:「對不起,我雖然不是個虔誠的教徒,
但她的媽媽非常虔誠,當她媽媽嚥下最後一口氣前,
我答應絕不讓孩子受基督教洗禮。
老師阿,我必須遵守我的承諾,這也是我與上帝簽下的契約。」
就這樣,聰明的猶太女孩離開基督教學校。
(圖片來源:網路)
許多年過去了,在龍蘭地區的一個小城鎮裡,
有一個清寒的小房子,裡面住著一位信仰猶太教的女佣人,
她有雙烏黑的眼睛,看起來像一位東方的女子,
是的,她就是賽菈,雖然已經是個成年的女人,
但她的臉上還是能看出兒時的表情,
那種睜大眼睛,仔細聽著老師說話的表情。
每個禮拜天,教堂裡傳出風琴彈奏的音樂,
做禮拜的人們唱著好聽的旋律,聖潔的歌聲飄過街道,
來到猶太女孩所住的屋子裡,她總是對自己說:
「這是一個休息、安息的日子,是個神聖的日子。」
雖然她知道,這安息日卻也是基督徒勞動與聚會的日子,
但她卻還有些不一樣的想法。
日子和時刻對上帝來說,應該沒有甚麼很大區別,
這個想法是從她的靈魂產生的,
在基督徒們祈禱的時後,賽菈有安靜祈禱的時後,
如果風琴聲和詩班的歌飄進廚房汙水溝後方,
那這不起眼的地方也能安寧與神聖起來。
於是她開始讀猶太族唯一留給她的寶物 - 《聖經·舊約全書》,
這是她目前能讀的唯一書籍,她深深記得父親把她從學校領回來時,
對老師說的話 -「當她媽媽嚥下最後一口氣前,
他答應絕不讓孩子受基督教洗禮,
不能忘記偉大祖先的信仰,而成為一名基督徒。」
對於她來說,教堂裡的信徒們,不只讀舊約還讀新約,
但是《聖經·新約全書》對她來說是一部禁書,
而且也應該是一部禁書,但她其實很熟悉,
因為在學校偷聽新約的故事,是她童年的美好回憶。
(圖片來源:網路)
有一天晚上,她一個坐在臥房的角落,聽到主人正高聲地讀著書,
她聽一聽是沒關係,因為這並不是福音書,只是一本就故事書。
書中有一位匈牙利騎士,被一位土耳其軍官俘虜,
軍官把他與犛牛一起銬在軛下去犁田,還用鞭子抽打著他,
那些侮辱和痛苦是無法形容的!
這位騎士的妻子四處籌錢,原有的堡壘與田地都賣出去,
連家與珠寶都賣掉了,騎士的許多朋友也捐了好多錢,
因為軍官開的贖金非常的高,幸好總算是將騎士贖回來,
但騎士回到家已經病倒在床上了。
但沒過幾天,國王又下達出徵命令,召集大家去與基督教徒對戰,
病弱的騎士只好請家人扶著上馬,他一想到能回去戰鬥,
能為侮辱報仇,身體裡的血液就都快速流動,他再度有力氣起來,
這次,換成那位軍官被騎士俘虜,騎士在軍官的碉堡中問軍官:
「你還能期望有什麼好的待遇嗎?」
旁邊的土耳其人說:「我知道,是報復!」
騎士開心地說:「是的,你會得到一個做為基督徒的逞罰!」
騎士想了想又說:「基督教的教義也告訴我們,
要學會寬恕敵人,愛我們的族人,因為上帝就是愛,不分你我的愛!
你可以回到你的家,回到你親愛的家人身邊,
但你一定要記得,對於受難之人請溫和一點,請仁慈一點!」
軍官聽了傷心地大哭起來:「我從來沒夢想過能有這樣的待遇,
我以為一定會遭受酷刑,就像我對待你那樣,
所以我已經服下毒藥,我沒剩幾分鐘可活了! 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請在我死之前,在把這個神聖的教義講一遍吧,
這是多麼仁慈而偉大,而我卻是如此猖狂又渺小,
請讓我以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死去吧!」
騎士最後滿足了軍官的要求。
(圖片來源:網路)
主人闔上書,主人的妻子與孩子都聽到且聽懂了,
但感受最深刻的,卻是坐在牆角的猶太佣人,
那是種刻在骨子裡的,屬於猶太祖先的經歷,
現在的她正睜著黑色的大眼睛,
就像當年她坐在學校教室外的牆邊一樣,
她的感受是神聖的,真誠的,
就如基督徒聽到福音一樣,感動地落下淚來。
「不要讓我的孩子成為基督徒!」這是賽菈的母親最後留下的話,
這就像是舊約的一部分,對賽菈有著絕對的約束,
就好像刻進她的心裡,刻進她的靈魂裡,
時時刻刻要求她,必須尊敬父母親的教誨。
賽菈堅決地對自己說:「我不能受洗,我是猶太族的女子,
雖然上周日,鄰居家的一些孩子指著我嘲笑,
雖然,我只能在教堂外,望著詩班唱聖歌,
自從我上學那時後起,一直到現在,我都明確感受基督教有股力量,
這種力量就如同太陽,就算我閉上眼,它都能射進我的靈魂。
但我絕不能使爸媽痛苦,
必須遵守母親的遺願,必須記得父親的承諾。
雖然我不能讀新約,但我有祖先們的上帝可以依靠!」
又過了許多年,主人死去了,女主人的境遇越來越不好,
她的身體一天天惡化,已經躺在床上好些日子。
雖然女主人因為變得貧窮,而解顧所有佣人,
但賽菈並沒有離開,她自願留下來照顧女主人,
這是多麼溫柔又聖潔的靈魂!
賽菈一個人替女主人維持家計,所有大小事都得靠賽菈一個人處理,
她毫無疑問地,是這個基督家庭的恩人!
但女主人的病情沒有好轉,一天夜裡,女主人請賽菈到身邊:
「《聖經》就在那兒,今夜特別長,
能不能念幾段故事給我聽,我非常想聽聽上帝的話語。」
賽菈知道,女主人可能撐不過今晚,
她還是替女主人說了幾段故事,賽菈的眼淚流了下來,
她的眼睛十分透徹明亮,靈魂也是透亮無比。
賽菈闔上書,她對自己的心裡說著:
「親愛的媽媽,放心吧,我不會受洗成為基督徒,
也不會參加他們的聚會,我不會為抗您的意志,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在一起的,
即便在另一個世界,或是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在一起的!
是祂只引我們走出死亡,是祂使乾枯的大地恢復生機!
我現在懂了,我懂得,雖然並不知道是怎麼懂得!
通過祂,以及祂的《聖經》,我認是到真理!」
賽菈想到這神聖的名字,
忽然感到一陣暈眩,好像有股聖潔的力量穿透她的身體,
她倒下了,她比衰弱的女主人還要虛弱!
可憐的賽菈,日夜無休止地勞動,已經使身體累壞了,
大家都是這麼說著!
賽菈被送到醫院,沒多久就前往上帝身邊了。
人們想將她埋葬,可是她並沒有受洗,
不能進入基督徒的墓地沉眠,人們只好把她葬在基督墓地的牆外邊。
(圖片來源:網路)
太陽出來了,
上帝的光芒照進基督徒的墓地,也照在猶太教的賽菈墓上,
教堂的鐘聲在基督徒的墓地上空盤旋,也在猶太女子的墓上空盤旋,
詩班唱得聖歌,穿過墓地的圍牆,在溫暖的陽光中迴盪。
19世紀以來,耶路撒冷的哭牆,一直是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衝突點~
在以色列重新佔領此區前,一直是以阿戰爭的一大戰區。 (圖片來源:網路)
評論:
2014.12.16,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為報復巴基斯坦軍方,
在阿富汗邊境北瓦茲里斯坦部落地區的清剿,
多名自殺炸彈客昨天闖進這所軍人子弟學校,逐一掃射每間教室,
冷血屠殺無辜學生,造成142人喪生,其中有132人是學生。
(資訊來源:中央社即時新聞)
說實在,吾並不信仰目前世界上的任何既有宗教,
但吾非常喜歡這一篇!
並非是因為基督教或是猶太教的問題,而是作者要傳達的意念很棒,
這是一百年後的今日,大多數人都還達不到的境界。
如果您有看《十二使徒》,那多少都能明白,
基督教與猶太教,原本都來自同樣的古以色列教派,
然而在西元元年分裂後,基督教認為猶太教不知悔改,
而猶太教認為,耶穌帶領的基督教與傳統的辣彼(רַבִּי)的教導,
有很大的不同,誰也不服誰的結果下,雙方結下千年恩怨,
從此不再給彼此「悔改」的機會!
而猶太教的大部分教義,在西元7世紀融合進入伊斯蘭教,
這也是為何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打得難分難解的原因之一。
猶太小女孩賽菈,她是猶太人,
在19世紀,猶太人因長期遭受迫害,成為少數人,
甚至被認定是異端邪教,而處處遭受排擠,
但在部分地區,還是會一定程度上接納猶太人,
可能純粹是善意,也可能是想發揚上帝的寬容,
但一碰到敏感的宗教問題時,排斥的聲音就會變得很強烈,
因為有些極虔誠的教徒,從小就被教導,
要能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苦難而流淚。
如果您關注過歷史,或是看過吾對不同文化的童話故事做的評論,
其實,不管是哪個宗教,在過去的歷史中,都曾與其他宗教發生多次衝突,
很多可能也是以信仰中的神或是聖戰之名起義,
這並不是誰或哪個宗教的錯,但宗教迫害卻是血淋淋的事實,
也是人類迫切必須深思與反省的課題。
對於賽菈來說,她其實不懂猶太教的任何教義,
基督教是生長環境中,同儕、老師、一般人的信仰,
長久耳濡目染下,她對自己的信仰就有種自卑感,
也對被禁止接觸的基督教產生濃厚的渴望。
這篇故事是從匈牙利的幾個民間故事改編而成,
安徒生在劇情結尾,刻意安排並引導出他想表達的觀點,
宗教是給人正面力量的存在,不論哪個宗教,
都是希望社會能安定、人們能幸福生活、精神能獲得寧靜等等,
也都是從愛的出發點建立起來。
既然大家都是一樣的,就像小女孩說的,在上帝面前都沒什麼差別,
那又何必定下這麼多規矩與仇恨?
雖然只要是人類主持,往往都會牽扯到利益,但又何必打個幾千年?
甚至有很多信徒並不真的明白為何又仇視另一個宗教,
往往都只是因為書上說的,或是大人教導的,又何苦呢?
有一位偉大的猶太裔發明家,他在二次大戰前投靠美國,
促使曼哈頓計劃展開,而美國也在戰爭中使用某武器,
該武器產生的殺傷力,是連製造者都無法想像,
雖然因此終結了可悲的戰爭,也造服後世的文民發展~
但人類也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危險的存在。
安徒生覺得,不都是同一位「上帝」嗎?
即使定義上有些差異,但宗教是為了讓愛能被分享,
讓人們獲得幸福,世界能得到和平安定而存在,
人類都應該是一家人!
大部分的人,很可能都需要信仰來撫慰精神/靈魂,
不論是哪個宗教,哪種教義,哪位信徒,
但是,信仰與迷信是不同的,就好比虔誠與狂熱也不一樣。
(圖片來源:網路)
古典童話傳承著千百年的故事,不就是為了讓人們多一種記錄,
能更多元思考過去發生過得事,讓世界更加美好嗎?
這篇可真是童話的精髓阿!
歡迎參考:
《世界洪流-聖戰停不停!?》、《童話故事的起源》、《創社 - 童話的秘密》
陽光從不拒絕任何迎向它的人,所以光明成為正向象徵,
宗教是愛的一種形式! 不是排擠,更不是仇恨!
不要讓信仰變成痛苦與束縛,或是爭吵的根源~ (圖片來源:網路)
即使是夕陽~XD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14 林家德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轉載請告知,並附上清楚的出處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