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0-4呤噹▲湮迿笥阨換佽◎    

(圖片來源:網路)

 

傳說堯讓位的時候,寬廣的黃河居然開始泛濫,

 

農田被掩沒,穀倉被沖毀,房舍也都倒塌,

 

人們不得不逃往山上的高處,但山上原本就是毒蛇猛獸蟠踞之處,

 

四處獵捕人民和牲畜,人們惶恐度日,不得安寧。

 

 

堯趕緊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討如何整治洪水之患,

 

堯對部落首領們問:「你們覺得誰能勝任治水的工作呢?」

 

 

首領們都說:「鯀(ㄍㄨㄣˇ)是厲害的水將,很懂水性,您就試試他吧!」

 

 

可是堯對鯀不很信任,在首領們的推薦下,才免強答應讓鯀去試試。

 

 

然而,鯀使用大量人力,

 

花了整整9年的時間治水,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黃河依舊是不停氾濫,因為他只懂水來土掩,

 

把堤防越築越高,黃河只要水量忽然增強,堤防就整個潰堤,

 

不但沒治水成功,反而讓泛濫區域更廣,人們幾乎沒有退路了!

 

 

舜從堯手中接過部落聯盟統領之位,親自視察鯀的工程,

 

發現他的計畫屢次失敗卻不肯變通,

 

由於他的固執己見,幾乎拖垮整個部落聯盟,

 

舜就將鯀殺了,改命令鯀的兒子禹去籌劃治水工程。

 

 

201001040919019202    

華夏文化幾乎就是以氾濫平原建立起的文明

 (圖片來源:網路)

 

禹改變原本父親的做法,不再往黃河兩旁堆土,

 

而是向地下挖土,他開挖許許多多的渠道,

 

引黃河水從不同的水道流進大海,疏通容易氾濫的流域。

 

禹帶著一群人不停地開挖,由於所有工程都必需倚賴禹的智慧,

 

使得他非常忙碌,終日奔波,有一次難得經過家中,

 

忽然聽到嬰兒的哭聲,他知道妻子涂山氏為他生下兒子啟,

 

他十分想停下來探望妻子,但有一處的工程正發生嚴重問題,

 

他只好含著眼淚,快馬加鞭地奔馳離去。

 

 

當時黃河的中游有一座大山 – 龍門,

 

黃河經過此地都必需延著山邊彎曲,而且又常常崩塌堵住黃河去路,

 

使得河道也越來越窄,時不時就鬧洪災,禹趕到現場,四處觀察地形,

 

憑藉著過人的智慧,才終於找到解決辦法,

 

他帶著一組人馬,直接鑿開山壁,

 

把龍門山底部鑿出一條隧道,供黃河直接通過,

 

這麼大膽的想法,可是從來都沒人敢去想。

 

整治工作一耗就是13年,終於整治完整個黃河流域,

 

大地重新恢復生機,人們終於可以重新開始耕種,

 

舜為了感謝他為百姓的貢獻,賜他稱號 – 大禹,以視敬重!

 

 

2883429661424947006  

傳說山西一帶的此處,便是最窄的河道,

當年的大禹在山壁間鑿出約百步的隧道,

當洪水暴漲道隧道高度,就可以多一條通路洩洪

(圖片來源:網路)

 

舜年老後,也像堯一樣,想找一為有才華的人來禪讓聯盟首領之位,

 

禹由於治水有功,深得民心,舜決定把位子讓給禹,

 

舜死後,禹就成為新的首領,繼續帶領著部落聯盟。

 

 

大禹晚年,各個部落的穀物產力都十分卓越,每年每次都能豐收,

 

部落首領和氏族們,開始大量囤積生產的產品變成私有財產,

 

逐漸形成強大的貴族,不久,貴族們為了爭奪更多資源,

 

甚至開始發動戰爭,戰敗一方全數作為俘虜,反抗者皆被殘殺,

 

整個部落聯盟開始出現劇變,貴族與奴隸的階級就漸漸產生了,

 

而原本的部落連盟隨之瓦解。

 

 

大禹的部落則是當時最強大的勢力,貴族們紛紛推舉他做為代表,

 

從此以後,能見到大禹的人,都必需是身上配有玉錦的貴族或重臣,

 

而原本依照禪讓制度繼承首領之位的伯益,卻被貴族和大臣門趕走,

 

在大禹死後擁立大禹的兒子啟繼承王位,

 

從此再也沒有禪讓制度,眾貴族們奴役著大量的奴隸,

 

啟就此確立夏朝的開始。

 

58071352614887

(圖片來源:網路)

 

 


評論:

 

 

CurseoftheGoldenFlower-Still1  

(圖片來源:網路)

 

 

是的,就像之前《五帝定中原》所說,

 

禪讓,其實是一種下台階,以此方式保住自己與部族的性命,

 

在史料上,往往會刻意避開大禹統治時代的負面,

 

讓他維持聖賢之末的形象,

 

把所有的過錯推給不具名的貴族和氏族,

 

是他們破壞傳統,推舉啟為中華民族第一個世襲制的皇帝。

 

 

1303N2302G150-49510  

 

 (圖片來源:網路)

 

 

說到治水方式,鯀的方法其實是有所根據,

 

在黃河下游,華北平原一帶,由於黃土高原帶來豐厚的泥沙堆積,

 

使的河岸兩旁的泥沙越堆越高,

 

而人們也就順勢,讓兩旁堆積更多的泥沙,

 

久而久之,逐漸形成地上懸河,

 

但這種方式不但常潰堤,也不是每個地方都適用。

 

 

而大禹則是以截彎取直為主,這種方式更適用於中上游地區,

 

比地上懸河更有防洪效果,這方法是老祖先的智慧,

 

以直觀來說,洪水來,當然是要擋起來,而這種想法卻更先進,

 

也更符合以柔克剛的精神,不但不阻擋,反而將其疏散各地,

 

一來能防止突如其來的洪水,二來也能善用氾濫平原的特性,

 

將肥沃的土壤引導到各個田地。

 

 

 

004_min  

(圖片來源:日本地下水道)

 

每次看新聞說颱風淹水,人們用大量沙包建造防衛牆,

 

吾總再想,這樣的方式真的適當嗎???

 

 

 

口w口/ 大禹的方法廣為流傳,華夏民族之所以能在各個朝代,

 

建立四通八達的水運系統,可都是源自於此,

 

一步步穩定水流,再漸漸鑿出細支,

 

引進各個農田,穩定作物的飽滿和豐收。

 

 

2011761051402181  

 

7月7日,河南省洛陽市 小浪底水庫觀排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現代是有科技支持,想想上古人類是要面對什麼樣的試煉?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14 林家德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轉載請告知,並附上清楚的出處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童話研究社長大人 的頭像
    童話研究社長大人

    Reverie 童話研究社

    童話研究社長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