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真的不能全怪玄宗~ (圖片來源:網路)
很快的,時間來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年代,
這是唐朝興盛的最後30年,後來的11年就發生安史之亂,
宮中充滿各種言論,總是會拿玄宗的一切來與祖輩作比較,
所以鍾馗抓鬼傳說就出現了,並逐漸取代三位「唐將」,
成為新一代門神!
但也有人是,外門掛三將,房內掛鍾馗守睡,
最後便成四位門神,怎麼貼就看個人喜好了。
其實鍾馗抓鬼是在隋代就出現的鄉野傳說,
應是玄宗取此故事企圖消弭宮中對傳奇將領的崇拜?
此時的鍾馗還較能看得出原樣,比較貼近鄉野傳說,
就是一個落榜考生,死後成為鬼王,
雖非考試之才,卻有過人之處 - 治鬼。
故事內容1:
唐玄宗有一次病得厲害,得了瘧疾! 久病中夢見小鬼身穿紅衣,
一腳穿靴一腳赤足,偷走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小玉笛,
放肆的在皇宮中遊玩,氣得玄宗在夢中跳腳。
一個高大的鬼王,憑空出現! 抓起小鬼,吞其眼珠並蠶食之。
玄宗上前詢問,對方自稱南山進士鍾馗,應舉不捷,誓除天下妖孽!
玄宗驚醒,奇特的是病居然就這樣好了,趕忙找來畫匠吳道子,
將鍾馗畫下來,並下令推行全國。
(圖片來源:網路)
故事經過安史之亂,更出現了鍾馗生前的版本,
但時空本是在高宗卻變成德宗,情節是德宗無能昏庸氣死鍾馗,
死後才開始抓鬼事業,
還追加「觸殿階而死,奉旨賜袍而葬」的劇情。
可是鍾馗故事受到推廣,是在玄宗夢鍾馗,
之後又經歷代宗在 安史之亂 中被宦官們擁立,
後來的德宗 李適 就是代宗之子。
但…怎麼可能是先替玄宗抓鬼,然後才出現真身去考科舉落選呢?
所以可以推測,是後世為了凸顯德宗到底有多麼沒用,
才將故事時空做了修改,並添加鍾馗生前應舉的劇情。
也有一說支持是因為沒注意王位的先後順序,而被後世誤用,
但吾覺得改成德宗,能讓故事更有人性,從一國之君的角度來看,
確實也有道理,畢竟在朝為官就代表著國家門面,
總不能外國使節來,被鍾馗的外表嚇死吧?
而鍾馗大鬧雖已代表其修為不足,但確也值得同情。
補充,關於到底他是考文科還是武科,都有版本支持,
也有版本兩種都考,但這其實不是重點,
只是要凸顯鍾馗超級猛,德宗超級廢,
作反差而已,以下採用文科舉版。
德宗內心對鍾馗小小的期許
故事內容2:
唐德宗年間,有位考生名叫鍾馗,長得豹子頭、大餅臉、
臉上滿是鬍鬚,其貌不揚! 告別鄉親上京參加科舉考試。
鍾馗天資過人,考試內容對他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
當時的史部考官就是韓愈,看到鍾馗的文筆,驚為天人 :
「奇才奇才,媲美李太白,不亞杜子美。」
德宗聽到這次科舉狀元郎是個奇才,命人召見鍾馗,
在眼前的卻是個面貌奇醜無比的醜八怪:
「我朝取士盡在身言書判,此等醜陋之人如何為金狀元?」
韓愈趕忙解釋:「人之優劣不在貌,聖主豈不聞晏嬰三尺而為齊相,
周昌口吃而能輔漢,孔子以貌取人失子羽,萬望陛下三思。」
德宗思考片刻:「韓愛卿之言雖有理,但我朝太宗帝時,
曾有十八學士登瀛州之美談,此人為狀元,恐世人笑朕不識才。」
這時德宗身旁一位寵臣趕忙應和說:
「金科狀元須內外兼修,金科考生三百人眾,何不另選其人?」
鍾馗建德宗如此昏庸,竟聽信讒言,盛怒至極,
滿臉漲紅,眼睛佈滿血絲:「在朝為官,如此輕率,豈不誤國!」
德宗見鍾馗放肆:「大膽進士,竟敢大鬧金殿,速速拿下!」
鍾馗聽見德宗連自己的狀元身分都已剝奪,心灰意冷,
當場,對準了大石柱,就這麼一撞,血染金殿而死!
德宗被鍾馗的舉動嚇到,又為了做表面工夫給眾人看,大哭一場,
宣稱痛失良才,於是賜黃袍一件,並以狀元之位安葬,
封為「驅魔真君」,專門鏟去人間邪魔。
黃金鍾馗! 德宗後的形象 (圖片來源:網路)
話說,大家有沒有覺得鍾馗很像誰!????
答對了!! 就是他>>
您問他是誰?? 他就是 大喝長板橋 的 張飛 呀!!
吾超級無敵十分懷疑,鍾馗根本是張飛後代!?
(圖片來源:網路)
門神異聞錄1: http://reveriestory.pixnet.net/blog/post/106119320
門神異聞錄2: http://reveriestory.pixnet.net/blog/post/106144877
Copyright © 2014 林家德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轉載請告知,並附上清楚的出處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