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誕生前的300年前,有一位母親生下12個兒子,
但家境如此貧苦,實在無法養活這麼多孩子。
她天天向上帝禱告,希望救世主能早點降臨,
讓她的孩子們跟隨左右。
後來她的生活越來越困苦,
只好把年紀最大的兒子放出去,自己尋找生路,
彼得一個人四處遊走,已經走了一整天,最後來到一座大森林,
他很努力地尋找出路,卻越走越深,甚至分不清方向,
饑餓的彼得終於倒在地上,看來是漸漸死神的時候了。
這時,忽然出現幾個小男孩,身上閃閃發光,看起來像是小天使,
圍繞著彼得拍拍手,小天使們問道:「你為什麼會躺在這裡?」
彼得抬起頭看著小天使們,虛弱地回答:「我四處流浪,
必須找到救世主,跟隨祂才行! 那是我,也是我母親最大的心願。」
小天使輕快地說:「那跟我來吧,你的願望會實現的!」
小天使們拉著彼得的手,一路領他到一個大山洞中,
裡面全是珍貴的寶石,眼前的一切都是閃閃發光的。
洞中央有12個搖籃併排放著,小天使說:
「你就躺在第一個搖籃,我會搖著讓你睡一陣子。」
彼得就在小天使的歌聲中睡著,
後來,老二、老三,也被小天使引導來洞中,
最後12兄弟都在搖籃中入睡,就這樣過了三百年,
在救世主降臨的那一天,12兄弟甦醒,
回到人間尋找耶穌,最後成為耶穌的12個門徒。
大概就像 墨西哥 水晶洞 的感覺
評論:
(圖片來源:網路)
在古典童話中,不難看見作者將自己信仰、宗教故事,納入作品中,
格林兄弟的此類作品,以改編或重述故事居多,
而安徒生的作品,在宗教信仰方面,則以敘事來引導觀念為主,
可以確認的是,他們都是上帝虔誠的信徒!
既然談到,就來介紹一下,使徒、門徒原自希臘語,
原本應該是同一個意思,後來傳至不同地方,也就出現差異,
門徒類似於跟班或是徒弟,而使徒則是奉命執行任務的人。
(圖片來源:網路)
在基督教福音中,使徒是神聖的存在,西元元年,
救世主耶穌降臨於世,選了12位男性作為祂「所要之人」,
以兩人為一組,到世界各地發揚教義。
較通俗的12為使徒,大概就如下表所示:
使徒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基督教 |
西門彼得 |
安德烈 |
雅各布 |
約翰 |
腓力 |
巴多羅買 |
多馬 |
馬太 |
小雅各 |
達太 |
西門 |
猶大 |
天主教 |
伯多祿 |
若望 |
安德肋 |
長雅各伯 |
瑪竇 |
斐理伯 |
小雅各伯 |
多默 |
西滿 |
達徒 |
瑪蒂亞 |
猶達斯 |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12門徒,就像是希臘與羅馬神的關係,
雖然順序和名字都有些調整,就連故事也不太相同,
但結局卻是一樣的,猶大(猶達斯)貪圖名利,以30枚銀幣出賣耶穌。
恩恩~~猶大是中央往左邊第三位~(圖片來源:網路)
這是一張以最後的晚餐為原型,諷刺意味十足的圖畫,
說明馬克斯思想造就出世界有名的極端份子,
但有稍為了解過馬克斯思想的人就可能會知道,
馬克斯的概念與這些共產主義國的實行政策,其實差很遠~(圖片來源:網路)
在宗教上以較符合科學邏輯的解釋來說,
耶穌在創教初期的信眾並不多,而當時的社會多以男主外女主內,
所以耶穌的信徒初期是以12位男信徒為主,
利用這12位信徒四處奔走,再培養出第二代的信徒,慢慢繁衍開來。
不過,就像其他的故事一樣,結合歷史就能變得相當有趣,
基督教《新約聖經》中的《啟示錄》有簡略地提到起源,
12使徒其實是古以色列的12個支派,
他們會聚起來建立耶路撒冷聖殿,以12門為守護。
也就因為少部分的史料,
讓很多人認為,基督教是可以追溯到古代以色列,
在西元前752年,以色列人 猶大,創立猶大支派,
成為12脈系中的三強之一,影響力十足!
也因為猶大的關係,以色列人被視為受上帝恩澤卻不知悔改之人,
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也是依據此段故事,大家還記得《漁翁、魔鬼和四色魚》嗎?
蘇里曼大帝打贏匈牙利王,也是說他不知悔改,
應該要相信唯一真神阿拉,而不是固執地信奉上帝。
人不管在哪個時代,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
只是時空不同,環境不同,繁衍出複雜的獨特文化,
但若從根本來看,彼此間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圖片來源:網路)
在陰謀論方面,一直都有人在懷疑耶穌其實也只是普通人,
但是善於行銷手段,又具有極高智慧,才促使基督教興起。
西元1978年,傳說中被列為異教徒之書的《猶大福音》被找出來,
這本書就如同基督教的野史,
經過科學家的驗證,也宣稱該福音書確實是來自上古時代,
書中極力替猶大喊冤,當時的傳教頻頻受阻,
為了突破困境,需要有神蹟塑造,故,犧牲最重要的信徒 - 猶大,
讓他以及小之利被判耶穌,使耶穌登上法庭,
並在種種誣陷下被處死,這樣才能利用替身,上演復活的戲碼。
(圖片來源:網路)
不過,就算是猶大福音,其實也是十足的故事性,
不論正史野史都有很多有疑慮之處,
例如: 若上帝真是真理,那又何需傳教?
以古代那種紛亂的局面,
耶穌要傳多久才能規模化,並從中選出12人?
猶大身為神聖的12門徒,已是信徒門的導師,
理應是富有盛名,何苦為了30銀幣倒戈? 等等…………
(圖片來源:網路)
若從更單純不含基督宗教色彩的史料來看,
西元前700年,猶大支派成為三強之一,各大派系交戰許久未果,
終於在西元元年之前,兩大派合力抵制猶大派,導致猶大派衰亡,
剩餘的11派就此合一,建立出基督教的原型。
四福音書中提到,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加利利一帶,
童貞女瑪麗亞受到天使加百列的宣告,會誕下一聖靈 – 耶穌。
這是耶穌降臨的故事,
而這個奇怪的加利利地區,正是以色列北部的小城,
聖經中的眾多故事,也都是從這裡往外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二次大戰,美國要幫以色列獨立。
(圖片來源:網路)
先不論上帝、耶穌、瑪麗亞、12門徒之間到底有什麼糾葛,
以及他們真正的原型,
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基督教的傳教方式是很成功的,
說不具神性,其實也難說,
若沒有基督教就不會有天主教,14世紀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
對宗教來說也是天時相助,
人們在極度痛苦中,有宗教宣稱願意接受他們的一切苦難,
光是在精神上就以產生莫大支持,
西元0-14世紀是個宗教林立的時代,基督教能脫穎而出,
確實是要天時地利人和,或者說,真是若有神助!
(圖片來源:網路)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要說明,格林兄弟所採用的版本,
多少有參考古以色列的派系,但又由於時間與西元元年差約300年,
所以才會寫出這篇,這是他們覺得比較合理的解釋,
因為12門徒的設定是普通人,是不可能活300年等耶穌,
在耶穌神化後,使徒們也在世界各地遭受不同的考驗與歷練,
一般的版本是耶穌選擇以具備不同能力的成年人,
也有資料認為其中幾位其實是耶穌的血親,
但在這篇中,格林兄弟將使徒們加入一些神化元素,
他們都是在搖籃中,被培育成足以為耶穌所用之人。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14 林家德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轉載請告知,並附上清楚的出處連結